百億市場中,下一步怎麼走?
根據市調機構 ResearchAndMarkets 與 GlobalData 資料指出,2024~2025 年台灣保健食品市場年產值已突破新台幣 1500 億元,並持續以每年 5~7% 穩定成長(註:資料彙整自產業概況報告摘要)。從傳統補品、機能營養,到近年興起的「輕保健」、「成分機能派」,消費者需求更趨精準,品牌行銷也面臨轉型挑戰:
-
過去靠明星代言 → 現在強調醫療信任
-
過去打價格戰 → 現在比誰能講出「機轉」與「研究」
-
通路從賣場為王 → 現在診所/醫師/社群共構信任力
本篇整理出 2025 年保健品市場的 3 大趨勢與 2 項關鍵策略,提供品牌與合作夥伴最即時的產業洞察。
趨勢一:功能型成分精準化,保健目的細分明確
2024 年開始市面上主打的機能類產品已從「通用配方」逐漸轉向「一症一策」,例如:
-
腸胃保健類:以益生菌株種差異化為重(如副乾酪乳桿菌 vs 嗜酸乳桿菌)
-
眼睛保健類:葉黃素已非唯一主角,添加花青素、蝦紅素成為新顯學
-
睡眠舒壓類:GABA、茶胺酸、芝麻素等配方更講究「複方+來源+吸收機制」
✅ 關鍵詞如「高吸收率」、「臨床實證」、「日本專利」成為銷售主軸。
趨勢二:消費族群年齡兩極化,從銀髮延伸到青少年
你還以為保健食品只是高齡族群的專屬補品嗎?那可就大錯特錯。
隨著健康議題受到關注,越來越多年輕人也開始將保健品納入日常,市場結構正快速轉變。
2025 年,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費族群呈現「兩極擴張」的趨勢,一方面穩固高齡長者市場,另一方面積極拓展青少年與兒童族群。
-
高齡族群:持續為最大市場主體(骨骼、心血管、認知保健)
-
青年族群:近年快速成長,特別關注「腸胃」、「眼睛」、「免疫力」、「情緒」等議題
-
孩童與孕婦市場:補鐵、魚油、葉酸等基礎營養品穩定成長
✅ 越來越多品牌推出「分齡劑量」、「家庭組合包」、「口感設計」等對應策略。
趨勢三:醫療通路與醫師合作成為品牌信任力來源
從過往單純媒體廣告,保健品牌開始走向「信任力經營」,尤其在以下三大場景:
-
診所櫃檯陳列/口碑推薦
-
醫師、營養師背書型影片/社群露出
-
衛教式合作內容(文章監修、短影音問答)
這不僅提升消費者轉換率,更成為品牌在高度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。
✅ 越早佈局醫療端信任資源,越能拉開與競品的距離。
品牌實戰建議:想佔有率,更要做「心佔率」
台灣保健品市場正從「拼通路」進入「拼信任」、「拼專業」、「拼內容」。
無論是中小品牌或國際代理品項,若想在 2025 年保有競爭力,建議從以下兩點優先佈局:
-
建立可信賴的醫師/營養師合作網絡
→ 不僅是掛名,而是「說得出話、有內容、有互動」的 KOL 群體 -
打造一套能說服通路與消費者的品牌內容體系
→ 包含產品邏輯、機轉設計、研究亮點、專業說法
📩 想深入佈局保健品市場?
👉 聯繫隆圖,協助品牌不只搶「市佔率」,更打造消費者記住的「心佔率」。